台北
是臺北市範圍最大的夜市,也是國外觀光客造訪臺北必到的觀光夜市,佔地十分寬廣。來逛夜市的人大都以美食與購物為主,這裡有各式各樣新奇好玩的商品與美食,吸引大批的人潮。這樣特殊的夜市文化,是臺北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份。最為著名的莫過於多樣的美食小吃,可說是臺灣美食大集合,像金黃色的超大雞排,香噴噴的「豪大大雞排」外脆內嫩;吃上癮的「串烤」;香氣四溢的「士林大香腸」;會噴湯汁的「上海生煎包」;包著滿滿紅燒肉、蛋酥的「潤餅捲」;甜甜鹹鹹的「大餅包小餅」嚼勁十足;熱騰騰的「藥膳排骨湯」補補身子;特有的生炒花枝、青蛙下蛋、三兄弟豆花、蔥油餅、炒蟹腳等,都是令人直吞口水的美食小吃,讓人駐足不前、流連忘返。
台北
建於1908年的西門紅樓,是台灣第一座官方興建的公營市場,亦是全台所保存最古老完整的古蹟市場建築物。歷經市場、電影院、劇場、電影院的角色變換,後自2008年起,文化局交由文基會以文創平台推廣形式,達成振興西門町街區發展目標,歷經近10年經營,已逐步累積文創能量,形塑成現今臺北市甚至是台灣指標性的文創據點。
台北
大稻埕原是平埔族的居住地,因萬華(艋舺)同安人發生激烈的械鬥,造成族人移至大稻埕定居,開始大稻埕淡水河旁商店和房屋的興建,淡水港開放後,大稻埕在劉銘傳的治理下成為臺北城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,當中以茶葉、布料為主要貿易交易,當時的延平北路及貴德街一帶便是商業活動的重心,也讓大稻埕早年的歷史多采多姿、令人回味。
#歷史文物、特色建築
總統府前身為日本時代之臺灣總督府,不僅日本時代地位十分重要,且光復後仍持續扮演中華民國政治中樞的角色。是中華民國文化部所指定的國定古蹟,因其為重要官署建築,周邊維安戒備森嚴,只在特定時間才開放給民眾入內參觀。
看更多中華民國總統府#歷史文物、宗教藝文
位於迪化街1段的霞海城隍廟,建於西元1856(咸豐六年),雖沒有巍峨之廟貌,然其信仰圈極廣、香火鼎盛,每逢迎神賽會總是熱鬧非凡、位為地方大事,與大稻埕的地方發展息息相關。城隍廟內主祀霞海城隍老爺,從祀二判官(文、武判)、謝范二將軍(七、八爺),配祀三十八義勇公。城隍夫人、八司官、八將軍、馬使爺、及月下老人等。
看更多台北霞海城隍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