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林
坐落於古坑草嶺風景區,以鬼斧神工奇景地形聞名的草嶺萬年峽谷,有「台版美國大峽谷」之美譽。由於內湖溪(石鰻坑溪)的流向與地層的傾向大致一樣,溪床上常可見到長達數百公尺的傾斜坡度,且河谷全由岩層面所構成,經年累月下河流逐漸切石岩床形成峽谷地形,而造就如今可欣賞化石、生痕化石、石灰華等小地形景觀的萬年峽谷。
雲林
草嶺的舊名番坪坑,位於雲林縣古坑鄉的東邊山區,居阿里山、溪頭與瑞里等風景區之中樞,地形略呈盆地狀,溪流綿延其間,呈現各具風格的天然景色。1941年的大地震,將草嶺本庄西北的崛沓山切成兩半,一刀間造成了許多奇特地形、岩石與溪谷等景觀。其中峭壁雄風,遊客需利用自岩頂垂下的繩索與安全網,地形險峭。斷崖春秋與斷魂谷同為當年大地震時所造成的景觀。斷崖春秋斷面有如刀切,直削而下約1公里長的縱切面;斷魂谷為一峽谷,位於斷崖春秋下端兩百公尺處,兩邊峭壁陡立,北端岩壁上則有三條瀑布自谷頂流入谷底。此外,蓬萊瀑布為草嶺主要水源,青蛙石與蜂巢岩均為受山泉侵蝕的奇石,而連珠池原是塊面積約兩公頃的大岩板,經雨水長年沖蝕而成一個個相連、宛如念珠的小潭穴。
#宗教藝文
福興宮俗稱舊街媽祖廟,後稱「福興宮」,取其由閩族合建,福祉興盛之意,奉祀主神是天上聖母(媽祖),創建於清雍正元年(西元1723年)。廟內留存了許多古物如天上聖母神像、十八羅漢像等。兩根石柱和兩座石獅是同治年間所立,石材為大陸的隴石,也是精工雕琢的珍貴藝術品。廟內還有年代久遠的幾塊牌匾:「海國安瀾」、「好義從風」、「莫不尊親」等,使殿宇增輝。現在的廟堂是重新整建,幾年前完工的,屬於三樓式殿宇,近年來中部地區最隆重的廟宇活動-大甲媽祖出巡,均由台中縣大甲鎮瀾宮萬人徒步到嘉義新港奉天宮,而途中的首要休息站即為西螺福興宮,故每年此時,鎮內湧進萬人信徒、陣頭,比農曆過年還熱鬧,成為西螺鎮內一大盛事。
看更多西螺福興宮